新聞動態
公司新聞
做餐飲可以這樣區分,一種是原來做傳統餐飲,也就是正餐類,以傳統社交場景為主;另外一種是做快餐和輕餐飲的,也就是現在流行的。兩種方式各有千秋,前者重視餐廳自身,而后者多關注潮流元素。而互聯網的介入,對傳統餐飲來說影響較低,而輕奢快餐則深受移動互聯網影響。未來,移動互聯網對餐飲業的影響肯定是革命性的,它改變的不僅僅是營銷和運營方法,更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。
提效率,降成本
餐飲業中有兩個非常痛苦的地方:一個是房租,它承擔著餐廳大部分的成本,而且餐廳自身抗租能力很弱;還有一個就是人力成本,餐飲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,人力成本隨市場變化不斷增加。十年前的招聘工資和現在的招聘底薪簡直是天差地別,十年來,整個成本增長了差不多五六倍,而餐飲的盈利并沒有達到這么高。因為餐飲自身是剛性需求的產品,因為本身消費頻率高,菜價是無法按照同樣的倍數上漲,否則外出就餐頻率就會降低。拋開房租的硬性成本不談,如何去掉人工成本是真正需要思考的。在就餐流程中,點餐、下單、支付都可以通過移動互聯網平臺完成,店內就可減少收銀與服務員。此外就是效率,餐廳開在人口密集的地方,不管好吃與否,在就餐時間都會爆滿,這時候比拼的就是出品效率。而微餐謀等互聯網產品就可以解決點餐、下單緩慢的問題,同時還可以按需采購,減少食材損耗。
營業空間、時間的擴大
一般來說,餐廳位置決定了餐廳業的服務半徑,尤其是那些快餐類消費。就餐是一個偶發性的,要么是路過,要么是在辦公室周邊,其服務半徑不會太大。你的餐廳在哪就決定了你多能服務人數的上限是多少。而且一些商圈決定了餐廳的營業時間,若是選址到某些辦公商圈,那營業時間就只有周一到周五的中午,機會沒有晚上和雙休日,想掙到錢就很難了。所以在選址后不解決時間和空間,就只能一直痛苦下去。餐飲人要思考,餐廳是不動產,要怎么才能讓其擴大影響呢?移動互聯網的出現很好解決了這個難題,讓需要就餐的消費者和餐廳之間發生鏈接,這種鏈接紐帶就是透過外賣方式實現。這樣餐廳的營業時間和空間再也不受原來餐廳地理位置的限制,讓饑餓的人與美食連接起來,不僅僅是餐廳與人的鏈接而是整個商業模式的重構。
新的餐飲模式
移動互聯網最大的特征就是連接、共享,其本質就是把不同目標通過相應的形式連接起來。這種餐飲形式的出現,把餐廳后廚產能低下的弊端暴露出來了,從而形成新的商機——供應鏈的O2O。而餐廳也借助國內最大的移動互聯網用戶群,建立了移動支付。圍繞移動支付的核心,實現連接與重構,顛覆了原有的餐飲形式。試想幾年前,你會想到出門不用帶錢包?你會在吃飯的時候搜索附近美食?你會吃驚一個沒有門店僅靠外賣和配送就能形成新興品牌?所以未來的餐飲業會更加注重標準化、高頻次,相應的客單價也不會高,與移動互聯網的結合也會更加緊密。這對傳統餐飲人來說,是一個變革契機;對餐飲外來者說,這是難得的機遇。
- 上一條:餐飲不能缺少“誠信”這道菜
- 下一條:安全比美味更重要